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动态 >> 山阳
山阳:让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山阳县纪委监委   作者:刘斌

去年以来,山阳县以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为突破口,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组建6个督导组,按照每镇随机抽查2至5个村(社区)的标准,对全县18个镇(街道)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对发现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等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已清理合同开展合法性审查“回头看”,共发现整改不到位问题合同2384份。目前已完成整改2202份,剩余182份正在限期整改中。

针对合同文本不规范可能引发的“长租贱租”等资产流失风险,山阳县探索分类制定规范合同示范文本,为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提供了明确、合规的监管依据。“针对拖欠村集体资金问题,我们综合运用行政约谈、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累计追缴入股本金667.58万元、分红收益231.09万元,有力维护了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山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村“三资”管理涉及面广、廉政风险突出,传统管理方式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为此,县农业农村局与县农商行合作,全面推广“陕农经”数字管理平台应用,实现农村集体经济银联支付系统全覆盖。县里还配套出台《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村级资金支出审批支付程序》等制度,并组织镇村相关人员开展平台操作培训,推动“三资”管理从“线下跑”向“线上办”转变。目前,全县244个村(社区)已全部纳入“陕农经”平台统一监管,实现资金支付“审批留痕、过程可溯、全程透明”。

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是深化“三资”治理的根本目标。山阳县纪委监委坚持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针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合同不规范、资产流失等问题,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健全管理制度。通过专题培训、联合检查、强化日常监督和打造示范点等方式,指导各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合法、内容规范、执行有序的集体“三资”运行管理体系,切实堵塞集体资产流失漏洞。

“今年以来,我县立案查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25件。下一步,我们将常态化开展跟进监督,对‘三资’问题背后隐藏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以高质量监督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山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