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历史书、教科书、指导书。讲述了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期间,同乡亲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和乡亲们成了一家人的感人故事。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在亲历者闲话家常中展露的历史细节,鲜活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成长历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故事,润物无声、富有滋养,让人不知不觉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召唤。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工作者,我们必须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用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纪案件,使监督执纪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从书中我们看到知青习近平是一个以书为宝的有志青年,上山放羊揣着书,田间干活揣着书,他热爱学习,重视学习,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学《共产党宣言》,学《史记选》,学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等等。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进步,才能让我们开拓视野,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有效开展,当前,在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时期,作为基层纪检干部,我们更应该发扬习总书记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党纪党规,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围绕打造“对党忠诚、担当使命、甘于奉献、纪律严明、严谨高效、为民服务”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学业务、强素质、促工作”学习竞赛活动,以《党章》、“两准则”、“四条例”和“一规则”为重点,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执纪能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
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践行者,学有目标,干有方向,时刻保持青年应有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经历青年时期曲折经历和艰苦磨难的考验,正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指引,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基层纪检干部,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两个责任”,坚持从严治党,坚持责任担当,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树立严管厚爱的理念,把纪律挺在前面,层层设置防线,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保护干部。要心中有全局,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立足保护“森林”,准确研判分析,找出找准问题之“树”,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做到靶向精准、有的放矢。要深入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
三、牢记宗旨意识,争做亲民服务型干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更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习总书记在陕北插队期间,为群众办沼气池、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等实事,不管多苦多累,群众需要什么,他就无怨无悔干什么,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他的赤子之情,能够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和情怀。作为基层纪检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纪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四种病”专项整治、“村霸、沙霸” 专项整治、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准确查纠干部“四风”问题,提高机关干部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持续实施基层信息公开鉴定,做到村务公开到村组,不留死角,及时、准确、真实地公开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惠农政策及惠资金,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把纪检监察工作当成党和人民的事业来奋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作者系商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