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8年,市纪委监委在包扶的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耿村社区脱贫攻坚战场上,强化责任担当,忠诚履行使命······
1.脱贫攻坚“特殊贡献先进村”。2017年,市纪委监委包扶的安门口村如期实现整村脱贫退出目标,顺利通过省脱贫工作第三方评估验收。2018年3月,安门口村被山阳县委县政府授予2017年度脱贫攻坚“特殊贡献先进村”、市纪委驻村工作队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市纪委机关党委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旗帜党委。
2.“倡廉洁•迎新春”义写春联活动走进安门口村。2018年2月7日,由市纪委监委、市文联和山阳县文联举办的“倡廉洁•迎新春”义写春联活动走进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市县20多名书法工作者义写春联和"福"字逾千幅。
3.山阳县首本《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完成。按照乡村振兴“24字方针”总体要求,联系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对安门口村、耿村社区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了以山水农旅为定位,以枇杷为媒,以《我爱你枇杷树》农旅歌曲为魂,以“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三变’助推乡村振兴”为路径,精准设计产业布局,积极打造特色“枇杷小镇”。
4.创新创业“诸葛亮”会召开。2018年6月26日,市纪委包扶村组织的“情系家乡建言献策、报效桑梓创新创业”主题招商项目座谈会在诚惠公司召开。安门口村、耿村30余名在外知名人士回村共商发展、献言建策,签订服装加工厂、枇杷公园建设、林麝养殖、紫藤艺术园等项目意向协议。
5.“三变”改革经验引发省市媒体关注。安门口村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为抓手,强推“三变”改革,实现了“一地生四金”,村民、集体、企业三方受益,成为全省“科技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的参观点。《陕西日报》《商洛日报》等媒体分别以《创新模式 “一地生四金”——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产业扶贫手记》《产业开花 扶贫结果——“三变”改革开启安门口村振兴之路》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6.敬老月“八个一”主题活动亮点纷呈。2018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中国扶贫日”。市纪委驻村工作队深入包扶村开展以“弘扬孝善敬老、投身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敬老月“八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走访慰问、拍摄一些生活照片、培育一批示范典型、举办一次法制讲座、放映一场主题电影、组织一次健康义诊、举办一场送戏下乡、开展一次家政服务。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开展,展现新时代乡村老年群众的夕阳风采,浓厚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7.组织“四支力量”参加第25届农高会。2018年11月6日,市纪委组织“四支力量”赴杨凌参加第25届中国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他们先后到特色现代农业馆、高新技术馆、实用技术馆、农业机械观摩区等,近距离地感受了我国农业的创新科技成就,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大家立足实际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
8.“互讲互评”活动开到群众家门口。2018年12月,市纪委驻村干部在安门口村开展扶贫脱贫“互讲互评”活动。活动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讲帮扶措施,群众评帮扶成效;镇村干部讲履职情况,群众评工作成效;群众讲脱贫情况,镇村、驻村干部评其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作用,督促干部主动履职担当,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