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共商州区委关于市委第八轮脱贫攻坚专项机动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1-01-21   来源:中共商州区委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19年9月3日至9月20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对商州区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机动巡察,11月19日反馈了巡察意见。根据巡察工作有关规定,现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站位,强化担当,扎实部署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站位。市委巡察组巡察指出商州区在脱贫攻坚方面存在的“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脱贫攻坚部署要求不够扎实”“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不够到位”“有关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不够有力”和“脱贫攻坚过程中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批次不全、措施不实,整改不彻底”等4方面 22个问题,客观中肯、全面深刻,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完全符合商州实际,区委主动认领、照单全收,诚恳接受巡察组的反馈意见,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实。

(二)迅速行动,全面动员部署。2019年11月19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向商州区反馈巡察意见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落实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全区脱贫攻坚“十查十补”“八聚焦八提升”等重点工作,对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针对照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区委认真研究,精心制定整改方案,要求各部门、各镇村积极履行整改责任,主动认领整改事项,明确完成整改时限,确保整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三)加强领导,压实整改责任。区委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级“八办三组”牵头部门及相关单位、各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督导检查等工作。全区《整改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4方面22个问题,逐一明确区级牵头领导、牵头单位、落实单位、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为有序推进整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扎实推进,注重整改实效。各部门、各镇办根据全区整改方案,分级建立了整改责任清单、工作台账,坚持靶向思维,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对短期能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统筹加以解决。对制度漏洞,实行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按计划推进、按要求完成。

(五)强化统筹,有力推动落实。为全面排查整改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专门成立了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专班,下设问题快速解决、督查问责、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兜底保障、残疾政策落实、交通保障、生态保障、产业扶贫、信访问题收集交办等13个专项小组,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有力推进排查整改有序、深入、扎实开展。同时,加强督查问责力度,向每个镇办派驻2名督查专员,开展常态化督查,实施常态化约谈,有力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落细。

二、落实措施,真改彻改,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市委第一巡察组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商州区存在问题4方面22个,截至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20个,正在抓紧整改2个。具体整改情况如下:

(一)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脱贫攻坚部署要求不够扎实

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中省市脱贫攻坚方针政策方面不经常、不深入,存在学习被动应付、浅尝辄止,入脑入心不够扎实的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区委组织常委班子、政府班子成员已举办六次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体学习了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内容,确保学有所获,以学促干,提高脱贫工作质量。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四支队伍”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随机提问等方式,持续开展“以考促学”,组织“四支队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脱贫攻坚应知应会政策,做到政策业务“一口清”。三是印发《关于做好驻村“四支队伍”管理档案整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认真细致整理驻村“四支队伍”管理相关档案资料。

2.落实“以考促干”工作不够有力,“以考促学”效果不明显。

整改情况:一是将各镇办、各部门落实“以考促干”情况纳入日常督查工作,对未按要求落实每月考试一次的相关单位提出整改要求,截至2019年12月底,各镇办脱贫攻坚知识测试已达到每月一次的总体要求。二是对巡察组指出的腰市镇马角村、牧护关镇秦政村进行了第二轮脱贫攻坚“以考促干”专项测试,考试成绩相比巡察期间明显提高。同时,还对腰市镇腰市村、板桥镇两岔河村、沙河子镇桐木沟村等7个村47名干部开展随机抽查考试,其中60分以上41人,及格率87.2%,取得了良好效果。

3.扶贫项目建设存在先施工后招投标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从严项目管理、杜绝违规招投标及贪污腐败现象在全区性大会上进行强调。二是举一反三,在全区脱贫攻坚领域开展排查整改。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商州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

(二)党委(党组)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不够到位

1.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安置工作不够有力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由镇办负责,逐户核查装修进度,压实工作责任,分类施策,建立了《实际入住到户台账》。二是逐安置点核实核准举家外出底数,建立举家外出搬迁户台账。三是印发《商州区移民搬迁户实际入住和农村危房“大排查”工作方案》,严格实际入住标准,集中开展“大排查”活动,了解搬迁户享受的各类扶持政策,督促搬迁群众按期入住。截至目前,全区8815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已全部实际入住,实际入住率100%。

2.留守老人住“危房”问题亟待解决。

整改情况: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旧宅腾退法律规定、腾退复垦政策、腾退程序和奖补标准,明确政策界限、打消侥幸和抵触心理,从根本上解决“搬少不搬老”及“两头跑”问题。二是扎实破解难题,实行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搬迁群众的家具、棺木等通过整合不可拆除房屋集中存放;对原籍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的,村组将收回的不可拆除房屋提供给群众使用;对无劳力不能及时腾空旧宅的,组织人力及时帮助群众腾空旧宅,真心实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赢得了群众理解和支持。三是执行《关于依法打击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违法行为的通告》有关规定,依法打击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的子女迁新房、老人住“危房”现象。截至目前,全区符合国家政策的8701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其中无房户185户,连体房1212户),已腾空收回8150户,腾退率95.7%,已拆除旧宅基地6253户,拆除率85.6%。

3.危房改造超面积,户档案填写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对危房改造户再次进行政策宣传,切实提高群众对危房改造政策的知晓率,防止超面积问题再次发生。板桥镇七星村贫困户王老虎,2018年实施D级危房改造新建房屋面积120平方米,该房屋由其弟王惠军与王老虎共同出资建房,王老虎实际产权及实用面积为60平方米,目前已将王老虎危房改造户档案完善;黑山镇二峪河村李海山,建档立卡贫困户,其房屋改造通过我区2016年卡内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排危,新建房屋建筑面积130平方米,按照相关规定除去杂物间、灶房、卫生间等附属用房面积,实际使用面积为80平方米。二是对标省住建厅印发的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目录,认真补充完善和纠正户档案缺项、漏项、错项等问题,并逐级审核,做到危改户档案信息准确完善。目前闫村镇磨沟村危改户任建军、李锁军、陈金海,牧护关镇秦政村周军峰等土坯房改造对象农户档案资料已完善到位。三是加快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坯房改造资金兑付进度,已分别于2019年11月9日、11月20日、12月20日将土坯房补助资金通过区级惠农发放中心打入本人“一卡通”。目前,全区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坯房改造1147户建房补助资金2700万元已全部兑付到位。四是杨斜镇黄柏岔村张邦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危房改造户,上报对象名为郑凤芹,由村支书寇志亲自包抓,组织施工队对外墙加固提升,已整改到位;李军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C级危房改造户,为该户建设砖混新房25平米,2019年10月11日已搬迁入住。

4.基础数据认定不一致,部分认定拖后腿。

整改情况:一是将2019年度全区农户及建档立卡认定数据同步共享给各相关认定部门,统一认定对象数据口径。开展区级行业部门自查自评,各认定部门均按期出具了规范的认定文件。二是对全区246个行政村电力认定报告进行一一核查,确保了电力认定报告中认定数据与实际一致。三是杨斜镇黄柏岔村四组李军祥,该户一口人,电表开户名字为其父亲李占全(李占全已于多年前去世),用户编号6720024831,该户危房改造与老宅在一个院内,且老宅与危房改造房屋均已接通220V生活用电,电表计量采用一户一表,用电一直正常。四是对56个2019年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重新认定,出具了认定文件。五是完成32173户104750人贫困户退出、124个贫困村退出饮水安全达标核查认定,全区136115户417914人农村常住农户饮水安全达标。六是腰市镇马角村饮水项目已实施完成,马角村三、四组84户409人安全饮水问题整改到位。七是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31752户,认定达到住房安全有保障31750户,2户因未脱贫住房安全不达标。其中A级住房22978户、B级住房8772户、C级住房2户。

5.落实“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要求不到位、不经常。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对“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的督查指导工作,确保“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督促指导反馈存在问题的金陵寺镇党委、牧护关镇党委、板桥镇党委加强“四支队伍”管理,及时调查处理涉事村主要负责人,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反馈问题逐一整改销号。

6.“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不够有力,抓党建与脱贫攻坚融合度不高,存在“两张皮”现象。

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巩固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成效,将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纳入镇办党委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督促指导村级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同时将担任情况纳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推动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推行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和后进村转化提升“十个一”工作法,已于2019年12月中旬全面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三是强力推动村级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2019年11月底已经实现全区村级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覆盖。

(三)有关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不够有力

1.区水利局落实脱贫攻坚监督责任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成立问题核查整改工作专班,对反馈的沙河子钟锋村、夜村镇流岭槽村、三岔河镇引龙寺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核查,跟踪督促问题整改,确保实效。二是针对沙河子镇钟锋村存在的水井选址不合理问题,通过修建挡墙,防护水井工程,避免水井被冲毁。对于洪水冲刷导致裸露的管道,重新埋设到位,目前已投入使用。三是针对夜村镇流岭槽村因修通组路造成部分群众自来水不通,部分群众在河里吃水(孙中平、孙忠全、孙少华等)问题,按照“谁毁坏、谁修复”的原则,已监督流岭槽村协调通组路施工单位进行了修复。重新修建集水井,增加水源,解决4个池子没有水的问题。四是针对三岔河镇引龙寺村饮水管道正在开挖问题,积极与三岔河镇负责人联系沟通,通过区水利局提供管材,引龙寺村组织人员修复饮水管网途径予以解决。目前管网恢复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该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整改到位。

2.公益性岗位人员聘用、管理不到位,申报资料填写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培训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加强了护林员考核管理,实行逐月考核,逐月兑现劳务补助。二是完善修定《护林员选聘实施细则》,规范护林员选聘程序,完善护林员选聘档案资料,夜村镇对杨世文、张治良两户护林员的聘用档案资料进行了补正,牧护关镇对曹社娃予以解聘。

3.“四扶五风六化”精神脱贫活动开展不经常,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派人指导夜村镇流岭槽村制定了扶志扶智实施方案,规范了板桥镇五一村“一约四会”制度。二是持续深化全省“扶志六法”宣传教育和商洛市“四扶五风六化”七个大提升活动,通过建立“一约四会”、创办“农民课堂”、建设村(社区)家风馆、开展评树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的扶志扶智工作,增强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4.“爱心超市”管理、运行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够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对闫村镇磨沟村、三岔河镇闫坪村、腰市镇马角村“爱心超市”存在问题下发书面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到位,并对三个村“爱心超市”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目前已整改到位。二是开展爱心超市运行管理督查,通过规范运营场所、完善运营机制、充实扩大物品储备、明确发放兑换范围和程序,切实发挥爱心超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正向激励作用。

5.贫困人口签约服务不及时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对夜村镇流岭槽村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登记册和板桥镇七星村贫困户王老虎签约服务登记册记录情况进行核查,规范签约服务,完善有关资料。二是坚持举一反三,在全区范围对签约服务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完善相关资料,统一整理归档由镇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

6.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资金兑付资料不规范。

整改措施:一是对夜村镇流岭槽村进行专题指导,完善了流岭槽村2019年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补助有关档案。二是结合脱贫攻坚“八聚焦八提升”工作,全面排查政策兑现到位情况,对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政策落实、资料的规范性进行回头看,进一步补齐了工作短板。

7.“四支队伍”管理不严。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四支队伍”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夯实镇办党委“四支队伍”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四支队伍”日常监管。二是加强对“四支队伍”在岗履职情况的督查力度,责令夜村镇党委、黑山镇党委、腰市镇党委对巡察反馈问题涉及村的相关人员依照有关管理办法予以严肃处理,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8.部分宁商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滞留账户。

整改情况:一是对滞留的240万元宁商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进行排查梳理,其中栖霞区援助商州区财政援助资金70万元,栖霞区五个街道办事处援助我区腰市镇、大荆镇、杨峪河镇、闫村镇四个镇共计170万元。二是加快资金拨付,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快240万元援助资金涉及项目建设进度,督促有关镇及时拨付项目建设资金,确保援助资金发挥作用。截至目前,240万元财政援助资金已经全部拨付至相关镇财政所账户,其中200万元已拨付使用并完成报账手续,40万元属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办事处2019年帮扶杨峪河镇财政援助资金,计划用于修建两条生产路,由于冬季上冻以及近期疫情等原因影响工期延误,工程尚未完工,预计4月中旬全面整改到位。

9.就业培训存在不实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对板桥镇七星村家政保洁就业培训和牧护关镇秦政村丝网花制作就业培训参训人员,逐人逐资料进行了详细排查核实。对两个培训机构涉及的12名违规培训人员的培训补贴予以取消,1人属精神残疾,未在培训人员范围。二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约谈。三是举一反三,针对类似问题通报全区所有培训机构,严格按照文件政策落实培训工作,并定期对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班次进行随机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各培训机构日常监督管理。

10.干部帮扶工作不扎实,纪实簿填写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十查十补”和“八聚焦八提升”工作,集中开展“大走访”活动,重点聚焦贫困户户档案帮扶纪实信息填写不完整、收入调查不准确、核算不一致、漏项错项等问题,及时修改补正、更新完善了档案。二是板桥镇七星村、五一村“四支队伍”及各包扶干部及时入户核实相关信息,如实规范填写纪实簿。三是对全区“四支队伍”帮扶工作情况进行抽查督导,对发现的帮扶工作不扎实问题及时通报批评,做到各类信息与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相对应,帮扶成效记录准确。

(四)脱贫攻坚过程中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批次不全、措施不实,整改不彻底

1.脱贫攻坚档案整理不规范、缺项多,部分资料整理混乱。

整改情况:严格落实《商州区脱贫退出自查自验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八聚焦八提升”工作,对脱贫攻坚档案进行了全面规范完善。

2.反馈问题整改认领不精准,未进行验收销号,批次不全,佐证支撑资料不够。

整改情况:一是修订完善《商州区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导引》,规范了问题整改工作的安排部署、认领问题、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程序。二是开展脱贫攻坚“八聚焦八提升”工作,对问题整改进行“回头看”,对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会议记录不规范、问题认领不全面、销号管理不到位问题进行了纠正。

3.问题整改不扎实、不细致,多次整改仍不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按照新修订完善的《商州区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导引》,指导各部门、各镇村按照规范的整改工作程序,扎实有序开展整改工作,及时做好会议记录,收集相关佐证资料。二是成立区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对全区“两不愁三保障”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并加强脱贫攻坚督导督查工作力量,向各镇办派驻2名督查专员,将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纳入常态化督查工作范围,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整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扎实开展“回头看”,全面完成2019年全区一季度督查发现问题整改销号工作,腰市镇马角村饮水项目已实施完成,马角村三、四组84户409人安全饮水问题已解决。但举一反三发现的同类问题还正在整改之中。

三、移交问题线索及信访件办理情况

反馈意见时,巡察组移交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及重点事项4件,其中了解关注类1 件,参考类3件。截至目前,已办结1件,正在办理3件,办结率25%。

四、持续发力,巩固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目前,市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常抓不懈、深入推进。区委将继续把市委巡察整改作为重要任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制度建设、跟踪督查、责任追究等方面下功夫,持续用力,全面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一)坚持领导带头,切实夯实整改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的组织领导,严格把关,统筹推进。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把巡察整改的主体责任压实压紧。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督促各责任单位切实担负起整改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履行好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把整改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

(二)坚持持续发力,确保后续整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问题整改专班和脱贫攻坚督查督导组的作用,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措施不软,确保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对已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全面进行“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未完成的整改任务,对照整改要求持续跟踪督办,定期了解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事项,紧盯不放,做到边整边改、一抓到底。

(三)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堵塞制度漏洞。坚持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在抓好整改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存在制度漏洞、制度缺失的,逐一加以改进、完善和优化,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举一反三,立足长远,堵塞漏洞,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确保真改彻改,坚决防止问题反复、反弹。

中共商州区委

2020年3月27日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