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思考——以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组监督单位为例
发布时间:2025-10-24   来源:驻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纪检监察组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清廉商洛建设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以清廉文化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部门联动为抓手,全方位、立体化推进清廉商洛建设,持续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本文立足驻市人大纪检监察组所监督的6个综合监督单位(市人大机关、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红十字会)工作实际,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综合监督单位的廉洁文化建设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为推动我市廉洁文化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一、基本情况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督促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必学内容。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开展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带动学、“三会一课”广泛学、机关干部例会持续学、专题培训学“四学联动”模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担当尽责本领。将清廉机关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单位将清廉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编印《廉政教育学习资料》两册,向6个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发放120余本,督促综合监督单位学习《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组织各类集体学习20多场次,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廉洁守纪“防火墙”。

二是加强日常教育,提升廉洁意识。针对监督对象年轻干部居多的这一现实问题,驻人大常委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紧扣年轻干部成长关键节点,分层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和警示教育会,从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入手,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正向引导激励、加强日常监督、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打造纪律教育“套餐”,坚持从源头上防范,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同时,为做实做细新提拔干部任前廉政警示教育,采取“廉政谈话+廉政知识测试+观看警示教育片”的方式,提前敲响“廉政警钟”。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震慑、教育提醒作用,采取观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组织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违法犯罪庭审现场等多种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近年来,先后开展各类警示教育9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公职人员280余人次。

三是聚焦重要节点,夯实廉洁防线。结合监督单位实际,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关键节假日,抓住关键“少数”,通过发布通知、廉洁提醒等方式,落实主体责任,层层压力传导,以防治“四风”问题回潮反弹。结合日常督查检查,对有工作队驻村的市人大机关和市司法局的乡村振兴包扶工作进行重点督查,以督查检查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对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项目全程监督,在招标采购、资金拨付等重要环节提出纪律建议,现已验收顺利投入使用。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对博爱基金、物资使用、救援队伍管理进行了重点核查,确保重大项目依法合规。以“清单化”监督和“室组”联合为抓手,今年以来,先后对“清廉商洛”建设、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等工作开展3次常规督促检查,检查纪律作风5次,节假日纪律提醒4次。

四是注重协同发展,深化廉洁文化。加强与市妇联协同联系,把家风建设作为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推进清廉商洛建设的有效抓手,通过精心谋划活动等措施,推动家教家风建设取得成效。全市共推选评树“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三秦最美家庭”“三秦最美书香家庭”126户,“商洛最美家庭”440户,“五好文明家庭”80户,“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340名。分三批创建了省、市“健康家庭”9177户,打造“五美庭院”示范村27个,示范户216户。开展“清廉家庭”评选活动,两年来评选命名省、市级清廉家庭17户。出台《商洛市清廉家庭创建管理办法及考评指标》,印发《关于举办“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家风故事、家规家训征集活动的通知》,征集优秀家风故事、家风家训200余条。依托省民生项目建立家风馆、家风小区、家风一条街26处,接待参观干部、群众近10万人次,开展各类家风、家训传承教育活动300余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廉洁文化认识不够深入。个别单位认为廉洁文化建设属于纪检监察组的工作,未能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加以重视和组织领导,存在廉洁文化建设边缘化问题。个别单位机关内部纪委作用发挥不到位,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相关岗位职责不明确,存在责任模糊地带。个别干部对廉洁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主体和方式途径存在不同理解,不清楚等问题,不能把抓廉洁文化建设放于突出地位。

二是日常警示教育作用有待提升。个别单位廉洁文化建设未能结合单位实际与行业的特色文化,存在内容雷同、形式单一的状况。例如观看的警示教育片,缺乏针对性,与本职工作关联度较小,无法引起党员干部的认同感,进而影响廉洁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是廉洁文化宣传渠道有待拓宽。各单位的宣传过于依赖纪检监察机关的宣传,自身宣传的能动性不强,宣传方式过于被动。例如,有的单位的廉洁文化教育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内容单一,多采用党组会、党支部会议、文件传阅等传统手段,缺少创新性与吸引力,导致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无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难以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

三、意见建议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增强防腐定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因此要持续深化巩固学习贯彻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等重要论述,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等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筑牢坚守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通过学思践悟,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是加强警示教育,筑牢廉政防线。坚持靶向施策,针对酒驾醉驾易发等情形,建议通过在干部职工会上进行案例通报,宣读违纪者忏悔材料,深入剖析案例背后的原因和违纪者的心态,用身边的鲜活案例警示身边的人。坚持分层施治,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针对青年干部通过讲授专题廉政党课,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针对中层干部,及时开展任前廉政谈话,严明纪律;针对单位“一把手”,签订廉政承诺书,明确纪律要求、责任要求。坚持沉浸教育,通过组织干部到监狱进行实地参观、参加“身边人”庭审等方式,用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直击参观者内心,让广大党员干部摒弃“看客”心态,真正走入案例。

三是增强文化传播,推动文化浸润。要立足新时代,充分挖掘廉洁文化资源,搭乘新兴媒体发展的快车道,创新传播载体,切实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廉洁文化推陈出新、常看常新的关键在于多元资源的供给。各单位应深挖本部门、本行业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深挖本单位、本系统警示教育资源,甄选整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重违法违纪案例,建立门类齐全、彰显特色的廉洁文化“资源库”,立足本单位实际,结合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涵,对资源进行再加工,创作出喜闻乐见的文化廉洁文化产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利用好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打造指尖上的廉洁文化持续分享廉洁教育、纪法知识等学习资源,推送警示教育漫画、微电影等,多维度、多视角传播廉洁文化;探索新媒体叙事风格,可以制作廉政视频、廉洁小程序或者小游戏等作品,设计廉政屏保、廉政书签,以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启智润心、涵养品格。

四是强化家风建设,助力廉洁文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注重发挥清廉家风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助推器”作用,不断探索建设清廉家风的新路径,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其贯穿于谈心谈话、党性教育、纪律教育之中,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家风家规家训”征集、廉政家访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共同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会同市妇联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树立良好家风,争当廉洁家庭”系列专栏,用身边的清廉家风故事,带动更多家庭成为优良家风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坚持以寻找“最美清廉家庭”为抓手,选树“廉洁治家最美家庭”,通过情感共鸣形成清廉家风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广大家庭争创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积极推进基层家风馆建设,将家风建设实践主体向普通家庭、社会群众延伸。充分依托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家风故事宣讲等家庭教育宣传活动,切实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切入点。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推动清廉家风向各行业、各领域拓展延伸,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