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福建福州:数智赋能推动集体“三资”监督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前不久,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长庆镇上漈村一笔2664元的环境卫生及河道杂物清理劳务费通过非现金结算直达收款方账户,线上审批周期较线下缩短超50%。“不仅效率高,而且流程透明,村民的质疑也少了。”该村代理会计彭华霖的感受,正是福州市以数智化手段推动集体“三资”监督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福州市纪委监委牵头搭建覆盖部门监管、纪委监督、群众监督的集体“三资”数智监督治理体系,推进部门监管数字化、纪委监督精准化、群众监督便捷化。

此前,福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在调研走访时发现,全市有20多个集体“三资”监管系统,版本不一、各自为阵,监督效果不明显。治理第一步,便是构建全市统一监管平台,实现系统版本、科目类别、核算规则“三个统一”。

监督推动下,福州市建起了一个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点开系统,资金、资产、资源、合同管理等模块清晰明了,非现金结算、台账式管理、全链条闭环等功能,让监管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精准”。

最近,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象峰村迎来了好消息——拖欠已久的249.87万元集体租金被成功追回,资金将用于道路硬化等民生工程。

租金的发现与追回,正是信息化大数据技术赋能监督的结果。福州市纪委监委依托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生成的海量数据,研发“三资”协同监督治理云图和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系统。“三资”协同监督治理云图可穿透式查询县、乡、村的资金、资产、资源等信息,实现常态化实时监督;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管理系统则能通过数据比对碰撞,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群众监督也更加透明便捷。福州市纪委监委在“一网统管”基础上开发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采用“微信群+小程序+管理后台”模式,通过端口对接实现与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互联互通,200多万条“三资”信息实时公开,让群众“掌上督”成为常态。

针对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不规范、场外暗箱操作等廉洁风险,福州市纪委监委还督促职能部门定期将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数据推送至福州农村产权流转平台,推动资产资源进场交易。

罗源县南门外村就尝到了进场交易的甜头。此前,该村水果批发市场5年租赁权通过该平台挂牌交易,最终以每年98万元成交,较上一承包期每年增收约53万元。“不仅能让群众看到产权流转全过程,还能吸引更多竞标者,村财实实在在增收了。”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孝忠欣喜地说。

福州市纪委监委牵头构建的集体“三资”数智监督治理体系,推动部门监管、纪委监督与群众监督贯通协同,凝聚起强大监督合力,既大幅压缩基层干部在“三资”领域任性用权、权力寻租的空间,更以科技力量助力护航乡村振兴。(福建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方庆乔)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