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回眸2020 >> 正文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8-01-10   来源:山阳县纪委   作者:刘申海

近期阅读了由中央党校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29位受访者以自身角度亲述往事,以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主席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通过品味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在感受了陕北村民的热情、纯朴的同时,更能够非常真实、真切地感受到总书记一路成长的艰辛与不易,更深刻的认识到他与人民同甘共苦,在困境中刻苦学习、淬炼党性、砥砺奋进,坚持真理和追求信仰的坚定信心。学习后使我深受启发,心灵受到洗礼,结合实际深有以下几点体会:

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是成长的途径和力量的源泉。在那个艰苦的年月,只身来到梁家河,克服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生活困难和精神压力。俗话说,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习近平总书记以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和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行,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并从中吸取了成长的丰富养分,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困难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同时也构成了当代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正如习近平同志回忆的:“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这种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情怀,就是梁家河蕴含的崇高精神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天关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真挚为民、勇于担当、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源泉。

心系群众,甘于吃苦,越能锻炼出刚毅坚定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的知青生活中,吃的是粗粮淡饭,干的是超乎寻常的体力劳动,却能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与乡亲们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上山修田、下河抬夯打坝,南下四川学习沼气技术,解决群众烧柴、照明现实问题,尽自己所能,带领乡亲们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为大家争取美好生活。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习总书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精神,促使我们锻炼出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成长的刚毅品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和群众联系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了,但任何物质的改善都代替不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情融入。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进一步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反对脱离群众的“四风”,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成效是明显的,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只有锻造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才能有所得。书中反复提及到,梁家河的村民去接知青回村的时候,习近平的两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从北京带去的书本和他一空下来就读书的情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始终“痴迷”读书,即便身处困顿也没有失去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成了他始终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现如今我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更应该以习近平同志为榜样,珍惜我们人生每个阶段的美好时光,坚持读书学习,在学中干、干中学。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正是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重要节点,这就要求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强化对党章党纪、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真正意义上做到在革命性锻造中强化使命担当。

牢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善于传承才能继续前进。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在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悟透并汲取习近平总书记的顽强拼搏精神和为民情怀,不断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面子里子都过硬,不断推进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作者系中共山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