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远程异地评标破解专家“小圈子”
发布时间:2023-09-0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整个开评标过程科学有序、便捷高效,尤其是远程异地评标既提升了评标效率,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在赤峰市医院新城区分院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施工项目评标结束后,招标人为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竖起了大拇指。

5月19日,该项目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1+N”随机抽取方式通过抽球机确定河南洛阳、河南南阳、陕西延安三地为副场。场地确定后,三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刻按专家需求类别和数量于同一时间段抽取评委,6名专家评委按统一时间到达各自远程评标现场,开始评标工作。这是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取得的又一次新突破。

“‘1’代表主场,‘N’代表副场,此次远程异地评标按照‘分散、异地’原则随机抽取副场和专家,从机制上解决了保密困难的问题,坚决杜绝‘小圈子’,切断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的串通渠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赤峰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针对以往存在的招标人、投标人、评审专家、代理公司等群体相互勾结围标、以钱买标等问题,以不断推动“不见面开标+不见面投标+远程异地评标+不见面见证”技术再融合、再升级,叠加“1+1+1+1>4”协同效应,不仅将从前数小时的开标时间缩短为十几分钟,还解决了“投标人开标必到现场”的问题,为企业降低了投标成本。

与此同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设立了“数字见证室”,在专家与见证人员、监管人员“不见面”的基础上,建立“工位式”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模式,将一个项目的评标专家通过系统随机分配到不同评标室的不同工位,实现专家“远程不见面”+“近处不见面”,保障评审专家独立打分,有效解决招标人评委与评审专家在评标室暗示交流等问题。充分利用评标场所选择的“随机性”,增加了评标专家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降低评标专家被“围猎”的风险。(杨成雷 宫昕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